【捷克】百塔之城。布拉格Ⅱ (布拉格城堡、聖維塔大教堂、聖喬治大殿、高堡墓園)
◎ 點選「這裡」回到目錄 ◎
文章索引
布拉格城堡
其實布拉格城堡距離我們下榻的飯店並不遠,用步行的方式還是可以抵達的,但怎麼說一早起來就要走個一兩個小時才到參觀的地點,這樣就有點悲情了。這天,布拉格飄著綿綿的細雨,雖然不完全影響到行程的安排,但總人稍稍有點失落。布拉格城堡綿延於伏爾他瓦河畔的山勢上,無論是白天或是夜晚,布拉格城堡都呈現了一種不同的建築氣勢,一種足以令你嘆為觀止的氣勢。其中的聖維特大教堂更是歷代皇帝舉行加冕典禮的場所,有「建築之寶」的美譽,在後面的段落,會再有更詳細的解說和翻譯。
▲ 我們從皇宮西北方的入口進入,這個入口的位置是 東經14° 23′ 55.28”,北緯50° 05′ 29.09”。從這裡進去之後,往城堡東側的方向參訪。 ▼
▲ 入口的衛兵活像個蠟像,看起來很像是個假人。
▲ 皇宮西側的噴泉及廣場,在這裡邊坡上可以俯瞰布拉格市區 ▼
▲ (上圖)市政廳(下圖)市政廳前的故事雕像▼
![]() |
![]() |
▲ 後面那棟高聳的建築就是赫赫有名的聖維塔大教堂
聖維塔大教堂 (St. Vitus’ Cathedral)
說到聖維塔大教堂 (St. Vitus’ Cathedral) 的建築歷史,橫跨了六百多年,我大致的翻譯了一下有關聖維塔大教堂在維基百刻上面的資料,在下面這幾段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會跟我一樣對聖維塔大教堂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座座落於今天位置的聖維特教堂是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Wenceslaus一世建於925年。當初建立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公爵 Wenceslaus一世希望將信仰改為基督教,所以希望能夠藉由教堂的建立來更順利的推廣基督教義。也因此在這段期間的布拉格,基督教徒漸漸的增加,異教徒則相對的減少,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了十一世紀。西元1060年Spythinev二世發現原有的原形建築已經不敷使用,因此開始擴建,擴建了較大且較具代表性的羅馬式(Romanesque)長方形教堂。大部分的專家相信,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聖維塔大教堂奠定了它目前教堂內部大致的架構。
而教堂中的歌德式(Gothic)建築的歷史則追溯到在西元1344年11月布拉格主教被任命為大主教時,此時的波西米亞國王查理四世,同時也就是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希望興建一座新的教堂用以舉行加冕儀式、家族的地下室、大部分王國珍貴寶物的地點,因此又重新修建了聖維塔大教堂。第一任的修建者,是一位從羅馬教皇皇宮所徵召過來的法國建築師 Matthias of Arras,只不過他於西元1352年過世,直到過世前止完成了教堂最東側的唱詩班部分的建築。接任的建築師Peter Parler,在接續這個建築工作時僅僅23歲。相較於Matthias of Arras對於幾何學與建築系統的專精,Peter Parler則像是位雕塑家。他在完成Matthias of Arras所規劃的建築架構之外,將聖維塔教堂視為一個雕塑品般的加以研磨。西元1397年Peter Parler過世後,他的兒子Wenzel Parler、Johannes Parler繼續父親的建築。整個建築的工程一直到了十五世紀前頁的宗教戰爭而被暫停,其後的這段時間聖維塔教堂遭受了嚴重摧毀。
待續…
▲ 圓拱形的教堂內部十分的壯觀、肅穆
▲ 邊聽著導遊講解,我們一邊忙著錄音
▲ 教堂兩側牆上的彩繪玻璃
▲ 告解室
▲ 主持禮拜的主持台
▲ 刻在石版上的古時文字 ▼
![]() |
![]() |
▲ 聖維塔大教堂的外觀 ▼
▲ 教堂的四周都有這樣的導水口,看得真讓人怵目驚心
![]() |
![]() |
▲ 教堂的側面建築
▲ 同樣看得到類似的導水口
![]() |
![]() |
聖喬治大殿
![]() ◆ 聖喬治大殿內 |
![]() |
![]() |
![]() |
▲ 煉鐵的師傅在現場打造紀念品,供遊客購買,碳火的下面用的是很傳統的火風爐
▲ 從城堡俯瞰市區的景致 ▼
▲ 離開城堡的大階梯
高堡墓園
高堡墓園 是位於 聖彼得與聖保羅大教堂(Katedrala Sv. Petra a Sv. Pavla)的一個寧靜的墓園,靜臥於此名人有作家「卡夫卡」與音樂家「史麥坦納」。在前往墓園之前,我們爬上了一座小坡,穿越了一座像森林般的公園。這座公園的感覺很棒,除了人行道十分的乾淨之外,樹木十分的茂密,但卻仍透著滿滿的陽光,即便今天只有十度不到的氣溫,但穿著大衣行走於其間,舒服、享受的不得了。
![]() |
![]() |
▲ 在抵達墓園前,要穿越一片樹林,我自己很喜歡這片樹林,總覺得他很有詩意。穿越在其中,就有一種莫名的幸福感。
▲ 前面的這塊大圓盤是個地圖,介紹的是眼前的地理位置圖,清楚的描述了橫跨伏爾他瓦河的橋樑名稱。
▲ 蜜月團幸福的合照
▲ 聖彼得與聖保羅大教堂 ▼
▲ 經過了一段的步行後,來到了高堡墓園。導遊 Irene 還細心的吩咐我們,如果有人有所忌諱的話,可以在園外稍等,這部分的行程採自願進入。
▲ 外國人對於墓地的看法與我們不同,只要你持著一顆莊重的心來到這裡,一樣可以以欣賞藝術的角度來參觀他們,因此並不禁止拍照。
▲ 的確,這樣的墓園與我們一般在台灣所看到的墓地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
▲ 這個典雅的墓地,倒是我很喜歡的一種設計。
![]() |
![]() |
▲(左圖)這個是導遊 Irene 很喜歡的一個墓園設計(右圖)這則是音樂家史麥坦納長眠之處。
▲ 晚上,我們又回到喧囂、熱鬧的布拉格。
◎ 點選「這裡」回到目錄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