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後一塊堅持不要的拼圖」之 「原來畫質是有差的」

sya整理(2013.01.13最後更新) Nikkor 70-200mm F2.8 Nikkor 70-200mm F4 Nikkor 28-300mm
MTF Chart(廣角端)
MTF Chart(望遠端)
廣角端 中央:較佳
邊緣:較佳
ㄆㄨㄣ
望遠端 中央:F11後,畫質較佳
邊緣:較佳
中央:F4~F11,畫質較佳 ㄆㄨㄣ
Sample Gallery 點選 Mobile01上的評測 或 dpreview 點選 Mobile01上的評測
其他參考資料 DPREVIEW介紹  DPREVIEW介紹 DPREVIEW介紹
最大光圈 f/2.8 f/4 f/3.5~5.6
最小光圈 f/22 f/32 f/22~38
最短對焦距離 1.4m 1m 0.5m
鏡頭寬度 77mm 77mm 77mm
直徑 x 長度 87 x 205.5 mm 87 x 205.5 mm 83 x 114.5 mm
重量 1,540g 850g 800g
影像穩定度 四級防手震 五級防手震 四級防手震
Lens collar
變形抑制 變形抑制佳 在望遠端變形較為嚴重 廣角端變形較為嚴重
暗角 不明顯 不明顯 廣角端暗角嚴重,望遠端也有輕微暗角
對焦速度 TBC… TBC… TBC…
價格(公司貨) $72,000 $39,000 $26,800

 

facebook  sya 的旅遊部落格 | Facebook

IG  sya(@sya_tour)| Instagram

 

  從D80開始,一直以來我都是旅遊鏡的愛好者。但這次到虎山拍攝夜景,終於明顯的感受到鏡頭畫質上差異所帶來的差別。而且這畫質上的差異不是差一點點,而是非常非常的明顯!因此開始上網找一些資料,去了解這些鏡頭的解像力與範例圖片,來作為選擇的依據。順便來補一下在拍照上的基礎知識,要不然這樣胡亂拍了五、六年,似乎一些原理也都還不是很清楚。我發現我真是很喜歡做美勞,除了無聊的週末在家看一些投影片、算算國中數學外,還喜歡畫這些圖。真是很糟糕,我被污染了…..

從MTF Chart來看,70-200mm F2.8與F4在對比與解像力上的確是不相上下,甚至F4還可能超越F2.8;而散景的部分,從曲線上可以知道F2.8的散景應該會較為柔和、較為討喜。至於解像力的差異,在網路上有看到一種說法「肉眼對於對比的強烈程度較敏感,有時候會覺得對比明顯者比較銳利,但事實上那些鏡頭的解像力不一定比較高」。也就是說S10的對比值可能較S30的解像力對人眼有更大的視覺影響,甚至導致誤判。這點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從上面Mobile01的連結來得到印證?從MTF圖上來看,70-200mm F4似乎在廣角與望遠端的解像力都較F2.8來的好,但從實際範例圖片來看,我個人是覺得F2.8這顆鏡皇:

1. 在成相品質上還是比較好

2. 在大太陽下不會有紫邊的情況發生 (這點倒是確定的)

關於MTF Chart,在網路上還有看到以下的心得:

※ 從MTF Chart來看的話,實線與虛線越接近,其散景較自然、好看,而不會呈撕裂狀。

※ 通常長焦鏡的 MTF 比廣角鏡的 MTF 要好。(但指的應該是解像力,而非散景的柔和度)

※ 大光圈與小光圈的MTF Chart越接近,代表鏡頭的品質越好。

從上面提到的散景,順便的到網路上瞭解了一下景深的原理與計算方式,跟大家分享在下面。


sya
sya

SYA是個喜愛旅遊、喜歡拍照、喜歡找故事、喜歡整理照片、酷愛記錄生活的不認真上班族。只要有喜歡的目標,還是能有一晚台北墾丁的戰鬥力。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找到一個很有故事的景點,然後花個五六天就為了完成一篇文章。

文章: 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