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景點】神秘谷步道。砂卡礑

神秘谷步道。砂卡礑

「砂卡礑步道」簡介

衛星定位 (WGS84 座標)

東經(E) 121° 36′ 52.9″
北緯(N) 24° 09′ 44.6″

 

facebook  sya 的旅遊部落格 | Facebook

IG  sya(@sya_tour)| Instagram

 


砂卡礑步道

入口 →1080M→ 大型觀景平台(水濱教室)→500M→ 斯維奇(五間屋)→800M→ 大水管 →1020M→ 攔砂壩 →1100M→ 柏拉耀(三間屋)

砂卡礑步道 境屬 太魯閣國家公園。本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於民國 90 年改回太魯閣族慣稱「sgadan」,意為「臼齒」;沿線解說牌示亦加註太魯閣族拼音,內容並介紹其山居生活智慧,是一條可增進您對本區住民瞭解的攬勝步道。砂卡礑步道延砂卡礑溪北行,沿途鬱閉陰涼,動植物資源豐富,並可欣賞峽谷景觀及水石之美,尤其大理石皺摺變化彷彿石刻壁畫。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日本人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民國29年,日本政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


 

要前往砂卡礑步道,在經過太魯閣大橋時,選擇非太魯閣牌坊的一側往天祥的方向進入。在經過砂卡礑隧道後,在通過砂卡礑橋進入西拉岸隧道前,左側有一停車場供車輛暫停。下車後,再往回過橋,左側有一「砂卡礑步道」牌坊,順著走下即可到達砂卡礑步道。但西拉岸隧道旁的停車場腹地很小,我來這裡四次,只有一次順利在這停到車位,且是交警通融停在黃線處。如果同行的車數眾多的話,可以考慮先讓車上的乘客先在砂卡礑門口下車,其他車輛再停於砂卡礑隧道另一端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司機再集中乘坐一車至西拉岸隧道的停車場,以減少車位的消耗。

▲ 赫赫有名的砂卡礑步道的入口牌坊

▲ 由橋上遠望砂卡礑步道與溪谷

▲ 由橋面下切步道的階梯。階梯的寬度不寬,僅容 1.5 到 2 個人左右的寬度供上下階梯。

▲ 出發囉~砂卡礑步道的前段與中段,常常可以見到這種藉由鑿穿石壁而成的步道。

▲ 砂卡礑步道一景 ▼

▲ 遠方的深潭。根據蕃薯的解釋,溪水都映著很美的顏色,這是因為被沖刷的大理石粉沈澱在溪底, 經陽光的反射後,所映射出來的顏色。

▲ 砂卡礑的溪總是這樣一抹抹澄澈的藍

▲ 在途中,見到了一隻足足有一個手掌那麼大的蜘蛛

▲ 砂卡礑溪的溪水。看到這樣的溪水,會不會讓你有想要泡腳的感覺呢

▲ 在沒有大理石灰沈積的河段,低著頭,很輕易的就能夠穿越溪水,見到溪底如鵝卵石般的小石頭。

▲ 步道蜿蜒於砂卡礑溪畔

▲ 於砂卡礑步道的沿途,隨處可見這樣的設計,這是為了將步道內靠山壁一側的積水排至砂卡礑溪中。


 

砂卡礑步道就我自己的經驗,在走到攔砂壩後,步道的景緻就變得較為普通。也就是說前半段的砂卡礑步道,景色是比較特殊且優美的。巨石、藍水、山谷、石鑿步道是這段路程中最常映入眼中的美景。但來了這邊幾次,幾乎每次都是汗水淋漓。可能是我太怕熱(或乾脆說胖子就是容易流汗),這段步道除了美景外,剩下給我的印象就是汗水。所以來到這,不到河水裡泡一下冰涼的溪水,就太對不起不斷冒煙的自己了。這邊溪水的溫度很低,我也沒有實際量過溫度到底是多少,但如果是夏季來訪,你第一腳踏入的當下,是會感到微微冰凍的刺痛的。找個太陽已經略過頭頂的時間,找個溪裡的大石,躺在上面吹著山谷裡慢慢徐來的涼風,應該是種很不錯的享受。

 

sya
sya

SYA是個喜愛旅遊、喜歡拍照、喜歡找故事、喜歡整理照片、酷愛記錄生活的不認真上班族。只要有喜歡的目標,還是能有一晚台北墾丁的戰鬥力。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找到一個很有故事的景點,然後花個五六天就為了完成一篇文章。

文章: 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