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 (Angkor Wat) 與 輕氣球

吳哥窟 (Angkor Wat) 與 輕氣球

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人間的天堂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北部的暹粒省,它曾長期淹沒於叢林中,直到19世紀才被發現。吳哥窟總建築群佔地24公里長,寬8公里,是高棉吳哥王朝全盛時期所遺留下來的不朽宗教建築;全城雕刻之精美有「雕刻出來的王城」美譽。

 

衛星定位

東經(E) 103° 52′ 00″
北緯(N) 13° 24′ 45″

 

◎ 點選「這裡」回到目錄 ◎

.

文章重點整理

輕氣球

回到目錄清單↑

在出發吳哥窟之前,我們的行程就是搭坐這個別人口中的「熱氣球」。但其實這個並不是熱氣球,這個球狀物中填充的是氦氣,也就因為氦氣的比重較一般空氣來的輕,所以能夠藉此而升空。因此在輕氣球上有一個機器,這個機器能不斷的注入氦氣,誘使氣球升空。但這樣氣球不就會不斷的往上竄升?所以在輕氣球的下方有一條鋼索綁住,一來可以控制氣球順利的上升與下降,一來可以避免氣球隨風飄走。

▲ 前一梯次升空的旅客

▲ 我們將氣球乘客搭乘的部分局部放大讓大家看看。它是一個環形的網狀結構,乘客站在這個鐵架裡,可以在這個圓圈內自由活動,360 度的選擇自己想要取景的角度。

▲ 除了輕氣球外,遊客也可以選擇乘坐直昇機升空鳥瞰吳哥。但是當然這些飛行器具都是不能真正接近古蹟,必須對古蹟保持柬埔寨官方所指定的保護距離。

▲ 這個就是拉住輕氣球的鋼索

▲ 鋼索的收放都透過這台機器的運作

▲ 終於準備換我們上「球」囉

▲ 黃色氣球下方的氦氣灌入口,左側黃色的管狀物就是輸入氦氣的管子

▲ 圖中就是這艘「飛行船」的「船長」,應該是負責氦氣的充填及釋放。

▲ 漸漸離開地面,根據導遊說可以升至 120~200 公尺,高度則端賴當天的風力評判。

▲ 輕氣球四周都以網狀尼龍包覆住,避免旅客發生意外。

▲ 遠眺巴肯山及巴肯寺

▲ 升到頂時,將鏡頭伸出網外朝下拍。這時,有懼高症的我,腳已經軟了!當天的風並不算太大,我勉強扶著周圍的鐵欄杆匍匐前進,除了敢將鏡頭稍稍伸出尼龍網外,我的眼珠子可完全不敢低於水平線的視角。

▲ 突然有團員說到「吳哥窟」!我趕緊跑到那個方位,果然,由護城河圍繞的吳哥窟完整的映入我的眼中,這一刻,我完全的忘記了輕氣球高度所帶給我的所有恐懼,相機開始喀擦喀擦的響個不停。

在吳哥做輕氣球需要靠一點點的運氣,因為他需要天候上的許可,在風力不致過大時才可順利升空,因此搭乘輕氣球的時間點較不容易掌握。在行程的安排上,我覺得像我們這次的時間安排,先搭乘輕氣球鳥瞰整個吳哥區域,順便遠眺整個吳哥窟的全貌,再前往吳哥窟,這樣的確是個不錯的節奏。會讓人有一種興奮,一種進入吳哥窟前的參觀序曲,燃起遊客更加嚮往的衝動。


 

吳哥窟

回到目錄清單↑

興建年代:西元 1113~1150 年

所有的吳哥建築中,唯有吳哥窟因為有著 190m 的護城河保護,順利的避免熱帶雨林的侵襲,因此古蹟保持的最為完善。最外圍的城牆分別為 1500 公尺長,1300 公尺寬。層層堆疊的山型建築代表的是世界的中心「須彌山」,而護城河則象徵陸地周邊的海洋。

蘇耶跋摩二世所建築,供奉的是毗濕奴神,這是因為蘇耶跋摩二世是以毗濕奴神的化身自居。與大部分吳哥建築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吳哥寺廟大門朝東,但吳哥窟的大門朝西。對於這樣的情況,引發了以下幾種猜測:

  1. 其實是蘇耶跋摩二世為自己所興建的陵寢,因為就當地的傳統,下葬時必須要面西。
  2. 吳哥窟所侍奉的毘濕奴神是主掌西方的神。
  3. 為了面對巴肯寺,因為巴肯寺是帝國千都來吳哥時的第一座寺廟,為了緬懷祖先,因此面西。

 

▲ 終於來到吳哥窟,心中真是興奮不已。

▲ 橫跨一百九十公尺寬的護城河的橋面

▲ 中央的正門現在正在維修中,因此不開放遊客進入或通過。

▲ 吳哥的建築裡,很常看見這樣的窗戶設計。在沒有損壞的情況下,窗柱都是七根。

▲ 現在開放遊客通過的是右方較小的這個門,這在以前是供官員們通過的門樓。

▲ 位於上述門樓中的八臂毗濕奴神像

▲ 通過門樓後,就能夠看到吳哥窟的內城

▲ 這是在吳哥窟中一千多尊的仙女石雕中,唯一露出牙齒的仙女。

▲ 吳哥寺的壯麗在我的眼前漸漸放大中

▲ 聽說這個就是吳哥寺取景最佳的角度,但可惜時節已近枯水期,所以寺前的這座池塘水池較為混濁,水量較少,無法拍得美麗的倒影。

▲ 我們繞道吳哥寺的右側,準備爬上迴廊欣賞壁上的浮雕。吳哥寺的周圍種有許多棵高高的棕糖數。

 

吳哥寺扣除最中央最高的塔廟一共有三層,第一層迴廊東、西、南、北四個面上分別各有兩則淺浮雕,所以一共有八幅,分別是「楞迦大戰」、「俱盧之野大戰」、「蘇耶跋摩二世的出征」、「天堂與地域」、「攪拌乳海」、「毘濕奴大勝阿修羅」、「黑天大勝波諾」、「善神大戰阿修羅」。但我們這次因為時間的關係,只有瀏覽過蘇耶跋摩二世的出征、天堂與地域、攪拌乳海,這三則浮雕。

▲ 準備步入第一層迴廊

▲ 長廊的外側

▲ 這次參觀的第一幅浮雕「蘇耶跋摩二世的出征」。其中人物比例最大的就是國王,一旁有傘 15 柄、扇子 4 把、長矛 4 把,這三者都是地位的象徵。

▲ 坐在大向身上的就是一位將軍,其頭上的傘越多,代表其功勳越大、地位越高。▼

▲ 接著要參觀第二幅壁畫「天堂與地域」

▲ 天花板

▲ 天堂與地域這裡的壁畫大多分為上、中、下三層

▲ 此區的壁畫被人們觸摸的次數較多,因此石雕的部分都呈現油亮油亮的光澤。

▲ 此人因生前寄宿寺廟,但卻又不斷詬污宗教,因此死後遭到全身上釘的懲罰。

▲ 這次參觀的第三幅浮雕「攪拌乳海」。關於攪拌乳海這個故事可以參照之前的 這篇 介紹。

▲ 攪拌乳海的側拍

 

在結束了短暫壁畫參訪行程後,接著我們從東側的階梯爬上了吳哥寺的第二層。即便是第二層的塔頂平台,佔地仍相當的廣闊,可見吳哥寺有多麼的龐大。

▲ 伴著夕陽漸漸西沈,灑在吳哥寺上的部分陽光與陰影,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吳哥窟是一座尚未完全完成的寺廟。圖中這一面牆上的仙女雕刻還停在輪廓描繪的部分,甚至連輪廓都尚未完成。 ▼

▲ 這是通往吳哥窟第三階的南側階梯,結果我們居然忘了爬上去,這真是我這次最大的遺憾。

▲ 南側的長廊

▲ 牆上的淺浮雕

▲ 這就是傳說中的金色吳哥。在夕陽西下時,西面的吳哥窟迎著金色的夕陽,這就是金色吳哥的由來。可惜在古蹟復建的鷹架下,稍稍破壞了這唯美的畫面。

▲ 有灑到夕陽與沒有灑到夕陽的城牆,兩相對應之下,更顯濃濃古意。 ▼

▲ 偌大的吳哥寺

▲ 雕工細膩吳哥窟雕刻 ▼

▲ 走出吳哥窟時,太陽已漸漸西沈,搭著遠處的輕氣球。旅遊是不是就是要這樣,就這樣什麼都不要想,就這樣只好好的咀嚼著是網膜上的餘味。

▲ 在吳哥悠閒的欣賞夕陽西下 ▼

▲ 在離開吳哥窟要回到下榻飯店享受游泳池畔 BBQ 時,又經過輕氣球的附近,隨手在車內再拍了一張,在馳騁車速奔馳下卻別有一番味道。

 

◎ 點選「這裡」回到目錄 ◎

 

sya
sya

SYA是個喜愛旅遊、喜歡拍照、喜歡找故事、喜歡整理照片、酷愛記錄生活的不認真上班族。只要有喜歡的目標,還是能有一晚台北墾丁的戰鬥力。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找到一個很有故事的景點,然後花個五六天就為了完成一篇文章。

文章: 992